20世纪90年代,日本率先在基于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领域取得技术优势,并迅速实现了产业化。面对新的局面,1998年陈立泉团队推动建成了中国第一条液态锂电池的中试生产线,为接下来的大规模量产奠定了基础。现在,中国液态锂电池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世界第一。全世界70%以上的锂电池在中国生产,全球排名前10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国占据6家。
10月29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的意见》,提出加强战略性前沿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新一代通信、新能源汽车、超高清视频等领域技术攻关。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最新行业评估报告,英国的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成本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较高,大约是传统加油成本的1.7倍。对于经常依赖公共快速充电服务的英国电动汽车司机来说,他们的年度充电费用可能比使用汽油的司机多出约1000美元(约合人民币7085元)。
近日,山东省威海市交通运输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威海市新能源城市冷链配送货车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对符合《城市物流配送汽车选型技术要求》标准且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可享受每辆3.5万元的标准定额补贴。
10月31日,国际氢能燃料电池乘用车技术论坛在重庆举办。同济大学教授、国家科技部“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燃料电池汽车责任专家、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常务理事余卓平出席大会并发表《汽车电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车载氢电复合电源》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未来的零碳交通一定会是车载氢电复合电源,燃料电池本身就是一个电源,也可说是增程器,现在增程式电动车在市场上已成为主流,从零碳的角度上看,乘用车将来不是你用不用的问题,一定会走到氢电增程这条路线上去!燃料电池车的安全把控现在不比纯电动汽车差,甚至我认为比纯电动汽车更好!”
中国储能网讯:过去10年,液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提升了2—3倍,目前已经接近理论上限。而全固态电池使用固体电解质替代了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和隔膜,更安全、能量密度更高、循环性能更强,已成为业内公认的下一代动力电池的主要研发方向。
4月23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24》报告(Global EV Outlook 2024)。报告提到,在电动汽车产业的强劲推动下,全球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和关键矿产的需求不断增长,具体信息和相关数据整理呈现如下:
动力锂电池是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安全、便捷、高效运输,切实增强新能源汽车和动力锂电池产业竞争力,为服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运输服务和保障,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但最终决定氢能是否普及的,它是否便宜、安全、方便。如果基础技术没有突破,产业政策并不能让一个新技术真正落地。